(一)課題 1.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科專項項目《認知語言學對維特根斯坦后期語言哲學補充性的研究》(SK2013B354) 2.滁州學院人文社科一般項目《原型理論視角下的意象分析與翻譯》(2012sk013B)。 (二)論文 1.《生活形式的體驗性缺失及其補充》阜陽師范學院學報(2013/01),三類; 2.《語境與“生活形式”關系的對比研究》重慶理工大學學報 (2013/01),三類; 3.《維特根斯坦“語言游戲論”的體驗哲學及認知闡釋》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 (2012/05),三類; 4.《言語交際的生活形式解釋》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. (2011/06),三類; 6.《漢語明喻交際的認知過程分析》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(2012/04),三類; 7.《手機短信交際的語用分析》長江師范學院學報(2012/03),三類; 8.《<儒林外史>明喻翻譯策略》河北聯合大學學報(2012/03),三類。 |